专家视点

  •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期间作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指示,为海派文化人民性的发展向度提出了价值上的建设要求。人民城市的文艺创作也应以人民的需求为中心,更好地成就人民的梦想,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应围绕塑造具有红色基因、海派魅力、江南风韵的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通过各种优秀作品,将上海城市精神品格融汇文脉,构筑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并给予未来发展以文化滋养。“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与红色基因弘扬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红色基因,多次强调红色基因举足轻重的作用。上海这个超大城市如何建设属于人民、服务人民、成就人民的人民城市,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是回答这道题的关键。近年来,上海文艺界重新编排芭蕾舞剧《白毛女》、越剧《家》、音乐作品《长征交响曲》《红旗颂》《铁道游击队组曲》、京剧《杜鹃山》《智取威虎山》、评弹《王孝和》、沪剧《芦荡火种》,以及歌剧与沪剧同演《江姐》等红色经典。上海作家协会力推“红色起点”“红色足迹”等系列创作,用文学手法生动书写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奋斗历程。著名作家孙甘露今年4月推出龙华革命题材长篇小说《千里江山图》,成为“红色写作”的当代经典。同时,组织
  • 一条武康路,半部上海近代史不知从何时起,武康路成了不少年轻人和摄影爱好者的“打卡地”,吃雪糕、喝咖啡、逛小店,装满九宫格,发个朋友圈。武康路的“出圈”,给这块街区增添了时尚与活力。但倘若仅以网红之地来看待,未免失于肤浅。一条武康路,半部上海近代史。武康大楼、黄兴旧居、宋庆龄故居、巴金故居等风格不一的50余处优秀和保护历史建筑分布于此,以凝固的艺术,讲述城市的记忆。拿武康路393号来说,寓居于此的第一位名人是黄兴。1916年7月6日,黄兴返沪,初寓圣母院路(今瑞金二路)100号,继迁福开森路(今武康路)393号。时报云:“连日,沪上各重要人物及国会议员均陆续前往相访,霞飞路一带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同年10月31日,黄兴病逝,并在此设灵祭奠。该寓所后落入孔祥熙之手。“宁汉合流”后,汪精卫曾居住于此。1933年,段祺瑞南下抵沪,也曾寓于此处。后来,武康路393号的主人是李石曾。李石曾,河北高阳人,其父为晚清军机大臣李鸿藻。1902年,李石曾赴法留学;1906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巴黎分会;同年12月,与吴稚晖、张静江在巴黎组建世界社。1932年,李石曾“感于我国文化实有宣传之必要”,萌生创办中
  • 百年来统一战线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上海尤其如此。  明确提出统一战线政策  1922年7月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共产国际举办的东方民族大会(又称远东会议)精神影响下,首次明确提出“民主的联合战线”即统一战线政策,助力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二大闭幕后,中共领导人李大钊在上海与孙中山会见,共商国共合作大计。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成立。同年2月,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在法租界环龙路44号成立,党中央派出毛泽东、罗章龙、恽代英、王荷波、向警予等参与其中。国共两党充分利用这一统一战线平台,开展组织、宣传与群众工作,使上海成为国民革命的重镇,人们时称环龙路44号是“国共群英会”。  1922年10月国共合作创办了上海大学,校长是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中共中央派出邓中夏任校务长,瞿秋白担任该校社会学系主任。一批党的理论家、教育家李大钊、邵力子、陈望道、施存统等人到校讲学授课,使之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讲坛、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和反帝爱国运动的堡垒,在1925年席卷全国的五卅运动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这里培
  • 链接地址:2022年08月03日 星期三 第A10版:A10 (csstoday.net)
  • 最近两三年,因为工作缘故,大学教授时常走入我们的附属中小学,为学生开设科普讲座,内容涉及数学、物理、天文、化学、生物、地理、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我观察了一番,从年龄看,科普讲座的对象最小可以到小学三年级。再往低年级,学生知识储备太少,开讲就比较困难了。 但不久前,在为一年级学生做的一次科普讲座中,这些小学一年级学生们的提问让我印象深刻——“流浪地球真的会发生吗?”“太阳会吞噬地球吗?”“真的有外星人吗?”“航天员是怎么睡觉的?”“黑洞会不会把我们传送到其他地方去?”“航天员生病了怎么办?”“为什么可以在太空写毛笔字?”……讲座过程中,孩子们热情高涨,问题就没有断过。 给一年级小朋友讲科学,还有两项问卷数据吸引着我。188比分直播讲座的频度,期待“两周一次”占56.1%,“每月一次”占40.24%;188比分直播参加讲座的意愿,“非常愿意参加”占82.93%,“比较愿意参加”占13.41%。如此高的频度和意愿出乎意料。 这些都让我重新思考大学教师做科普的起点和意义。如今看来,一个吸引人的科普主题,并不一定能引出一场生动有趣的科普报告;而一个高深的科普题目,也不一定会让学生“望而生畏”。关键在于,大学教授要俯